對于一名學習IB文憑課程的學生,要想獲得IB畢業(yè)證書,需要滿足四點要求:
一、撰寫4000字拓展論文(Extended Essay)提供學生一次調(diào)研的機會,探究以往所學課程中的某個知識點,寫出一篇4000字的論文,使學生熟悉獨立研究的方法,鍛煉學術寫作的能力和技巧,為將來的大學學習打下堅實基礎。
二、完成150小時的CAS活動。學生在IB課程學習的兩年間,必須完成150小時的CAS(Creativity,Action and Service的縮寫)活動,使得學生除了學好必修的文化課程外,還必須進行創(chuàng)新活動,關心、服務他人和社會,培養(yǎng)團隊合作的精神,從而提高自身各項素質(zhì),獲得德智體全面的發(fā)展。
三、學習6門基礎課程。IB文憑課程涵蓋6大課程組,分別是語言A(學生母語)、語言B(第二語言)、個人與社會課程、實驗科學課程、數(shù)學與計算機科學、藝術課程。大部分課程分高等級(HL)和標準等級(SL)兩個類別,少數(shù)課程只設標準等級。學生需從每個課程組中選一門課程進行學習,其中至少三門主課必須要選擇高等級的,三門副課可選標準等級的課程。此外,學生必須要學習自己的母語和一門實驗科學類的課程。
四、學習知識理論課(Theory of Knowledge,簡稱“TOK”)這門橫跨學科的課程主要培養(yǎng)學生的判斷與綜合歸納能力,鼓勵學生進行批判式思維,以增強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。考查形式以寫作及口頭陳述為主。
國際文憑組織對學生學業(yè)的評價方式很多,如學校內(nèi)部評估、統(tǒng)一筆試等。其中,6門基礎課程學生每門可獲得的較高分數(shù)為7分(及格分為4 分),拓展論文與知識理論課的論文可獲3分的獎勵分,IB文憑課程的滿分為45分。CAS活動雖然沒有分數(shù),但必須完成才能較終獲得IB文憑。
據(jù)了解,IB課程偏重精英教育,申請的大學也較好,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,并不適合每一個學生讀。因此,學校在招收學生時要求較高,如果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基礎和較強的學習能力是很難通過IB考試的。
來源:國際學校網(wǎng) 本頁網(wǎng)址:http://diabetesmellitus2.org/ib/kaoshi/2513.html聲明: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,本文來自于網(wǎng)絡,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,文章內(nèi)容僅供參考。如若我方內(nèi)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,應該及時反饋,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(nèi)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