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IA TALK | 當青春期撞上更年期,代際沖突誰說無解?
UIA Talk第六期——“當青春期撞上更年期”,一場兩代人特定時期的博弈。本場主講嘉賓為本校的王子豪同學、學生家長周女士、班主任石老師及學術校長高旻明先生,四位嘉賓共同探討了親子關系和家庭教育。
本次論壇“重實際,輕理論”,從學生、家長及學校三方在多場景中產(chǎn)生的“煩惱”出發(fā),聚焦代際沖突、家庭關系、學習和生活的平衡等多個問題。四位嘉賓循序漸進地展開溝通及討論,與臺下觀眾產(chǎn)生共鳴并引發(fā)了系列思考。
論壇上,王子豪同學和周媽媽分別作為學生和家長代表,述說的最主要的家庭矛盾——“家長對孩子學習目標的期待與孩子現(xiàn)狀不符”,這也是大多數(shù)家庭的主要焦慮。
然而,國際教育并不是內卷中的伊甸園,王同學論壇上說道,“曾經(jīng)在體制內名列前茅的英語,到了美華學校之后卻成了短板。”這也是大多數(shù)體制內學生轉軌后的現(xiàn)象,但美華并不會放大這種焦慮,而是通過創(chuàng)造立體的、多場景的語言學習環(huán)境及尊重語言學習規(guī)律,關注個體的教學方式,幫學生進行過渡并找到適合自己的語言學習方式,順利達到目標。
美華學校開設有英國A-Level、美國高中課程、京都學府日本課程、新加坡SIM直通班課程等,這些課程的分數(shù)考核因素同樣重要,但評估學生的標準不完全是冰冷的分數(shù)成績單,而是基于學生整體學術表現(xiàn)的的GPA評價系統(tǒng),能以實在的學習證據(jù)體現(xiàn)學生各方面的學術能力發(fā)展。
早戀、電子產(chǎn)品、游戲……傳統(tǒng)理念教育者視之如虎。社會生態(tài)的集體認知的偏頗,導致這些因素被過度妖魔化。家庭教育中,孩子背負沉重的心理壓力不敢隨意觸碰這些領域,但這并不是良性的教育生態(tài),甚至會有反作用。
在了解學生的真實體驗后,我們會發(fā)現(xiàn),即使他們沒有把注意力放在戀愛、電子產(chǎn)品上,他們也會試圖從其他方面獲得精神慰藉。也許是某個另類的小團體,或者是沉迷追星;即便是一個看起來很“正統(tǒng)”的學生,他拼命學習,只為得到家長的肯定和關注,以至于考試的失利、升學的挫折,都能變成生死攸關的刺激事件。
極度的禁錮容易導致極度的渴望,良性的家庭、學校教育,應當是與學生建立對等的溝通,引導學生認識到這些行為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。學校通過開展班會、講座等形式,向學生普及早戀、過度沉迷電子產(chǎn)品等弊端,也鼓勵他們專注于學業(yè)和個人成長。
中國的家庭,父母永遠在為孩子鋪路,上學階段為學生選重點學校,畢業(yè)后托關系找好工作,不愿意讓孩子偏離自己預設的道路。父母擅自干預到學生的未來發(fā)展,是代際矛盾中主要的導火索。
美華的學生家長群體中就會有類似的現(xiàn)象。比如關于升學路徑的分歧,學生想去美國,家長認為太遠,更傾向于新加坡或者香港;又或者學生想學藝術,家長覺得學藝術沒出路想要孩子學金融會計等等。
針對此類現(xiàn)象,美華的處理方式并不是盲目地支持某一方的想法,而是去評估每個孩子的特性和發(fā)展需求。藝術天資超群的孩子為什么要去卷經(jīng)濟考試?天生愛玩、會玩的孩子跟小鎮(zhèn)做題家有什么可比性?在足夠了解學生后再去幫助家長選擇真正適合孩子的發(fā)展道路。
中國有個著名的中國教育30人論壇,其中中國社會社科院的研究員周國平分享了一個觀點:“家長不能做應試教育的同謀”。這是一個立場選擇,因為孩子在學校當中,可能不得不面對應試教育的壓力。如果孩子到了家中,家長還在充當應試教育的警察,那么孩子還有什么可以喘息的空間呢?
本場論壇活動,將學生與家長間的代際矛盾搬到臺面上來剖析,并給出對應的解決方案,就是想幫助家長們做出正確的教育行為。對孩子的教導規(guī)則不是你們在控制孩子,而是在教他們控制自己。因為只有這樣,他們才能在獨當一面時,帶著好習慣應對未來人生。同時,作為父母,我們還要把孩子看作一個獨立的個體來尊重,努力為孩子創(chuàng)造一個溫暖、充滿鼓勵和肯定的家庭氛圍。
相信論壇現(xiàn)場在座的家長們,都是想與孩子共同選擇未來之路,但在這之前,首先要理解國內外教育兩條路徑的區(qū)別:
結果導向的標化考試是以階段性知識掌握程度評估為目的,人們往往只將其作為敲門磚;美華走的“國際化教育”道路不是“洋高考”,是更看重過程的素養(yǎng)教育,是以人生發(fā)展為目的,打造個人成長的奠基石。
這是兩套完全不同的范式,需要家長和孩子都能以更開放的心態(tài),去理解和接受兩套教育理念、學習方法、評價體系的不同。美華是幫助孩子獲得未來發(fā)展的“奠基石”,不是“敲門磚”,它傳授的不是“考完就扔”的知識,而是讓孩子終身受益的素養(yǎng)。在美華的學習是“我要學”,而不是“要我學”,引導學生們一步步去明白:我是誰?我想做什么?我能做什么?美華的老師們相信,清晰的目標,完備的素養(yǎng),將支持學生們在離開學校后仍可以更好地學習和生活。
【報名信息】
免費電話:400-8080-302
聯(lián)系人:歐陽老師 手機:17310788597 微信:Anne8597
江老師 手機:18017921033 微信:jiangyue2046
來源:國際學校網(wǎng) 本頁網(wǎng)址:http://diabetesmellitus2.org/gsmh/dongtai/3374.html本網(wǎng)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(lián)網(wǎng),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(wǎng)絡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。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(wǎng)友自主投稿和發(fā)布、編輯整理上傳,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,不為其版權負責。如果您發(fā)現(xiàn)網(wǎng)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(chǎn)權的作品,請與我們取得聯(lián)系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電子郵箱:jiangyue2012@qq.com